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最早产生于夏朝,商朝时已初具形貌,西周时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文武并重,书、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早见于《《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一、礼,即礼节
五礼者,吉、凶、宾、军、嘉也。
吉礼:祭祀之礼
凶礼:丧葬之礼
军礼:军中礼仪
宾礼:诸侯朝见天子的礼仪
嘉礼:日常生活礼仪
二、乐,即音乐、诗歌舞蹈等
六乐分别是,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种古乐。
古代最早的礼仪性乐舞《云门大卷》:用于祭祀天神
尧时有《咸池》:祭地神
舜时有《大韶》:祭四望。禹时有《大夏》,祭山川
商时有《大濩》:祭周始祖姜嫄
周时有《大武》:祭祀周代祖先
孔子自称其听过韶乐,大加赞赏,称其乐舞尽善尽美。《论语·述而》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六乐流传到秦汉,只有《大韶》、《大武》二乐。
“舞”属于乐的教育,学生十三岁舞勺,十五岁舞象,二十岁舞大夏。(勺是文舞,是徒手或持羽等轻物的舞蹈。象、大厦、大武等都是武舞,指手持盾、剑等武器,作击刺等动作、象征作战情节的舞蹈。)
三、射,即射箭
五种具体的箭法,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白矢:箭穿过鹄的,要用力适当,恰中目标,刚刚露出白色箭头
参连:先发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中的,看上去像是一根箭
剡注:箭射出,箭尾高箭头低,徐徐行进的样子(剡,yǎn)
襄尺:臣与君射,不与君并立,应退让一尺
井仪:连中四矢,射在鹄的上的位置,要上下左右排列像个井字。
四、御,即驾驭马车
古代的马车分为不同的等级,天子六马驾车、诸侯四马驾车、大夫有四马驾车也有两马驾车、上士两马驾车
五种驾车技艺: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鸣和鸾:车走动时,挂在车上的铃铛要响得谐调(鸾、鸣,车上的铃铛)
逐水曲:驾车经过曲折的水道不致坠入水中
过君表:驾车要能通过竖立的标竿中间的空隙而不碰倒标竿
舞交衢:驾车在交道上旋转时,要合乎节拍
逐禽左:在田猎追逐野兽时,要把猎物驱向左边,以便坐在车左边的主人射击
五、书,即识字和书法,还会引申为文章
六种制造汉字的方法: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东汉许慎受刘歆的启示,费几十年的精力整理汉字,编成《说文解字》一书,在这本书的“叙”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六、数,即算数
九数即九九乘法表
主要功能除了解决日常的丈量土地、算账收税等实际问题,还要计算天体,推演历法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