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宏网河南6月14日电 近年来,镇平县坚持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探索出了“政府粮投+龙头加工企业+基层合作社+金融机构+种植大户”的地方粮食调控收储“5+”金融信贷新模式,既扛起了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增加了农民收入,又盘活了基层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也为龙头企业提供了粮源保障,实现了多方共赢,为各地开展粮食收储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抓住政策机遇。镇平县以“地方调控粮”为纽带,组建了以“政府粮投(镇平县惠农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龙头加工企业(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基层合作社+金融(农发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种植大户”为核心,构建了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质检机构、村集体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产业化联合体。
建立调控机制。出台《地方粮食调控收购管理办法》,成立地方粮食收购工作领导小组,指定国有粮食企业镇平县惠农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调控粮承储企业,具体承担调控粮收购、存储、出库任务,获取出入库和保管费用等固定收益;镇平县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用粮企业,在调控粮收购前与惠农公司签订定向销售合同,锁定粮源,并全程参与收购、存储、销售等环节;县内金融机构根据政府下达的调控粮收购计划,以优惠利率向惠农公司提供收购资金贷款,支持调控粮收购。调控粮在交割前,粮权属于县政府,关键时刻可以用于保供稳价。
实行价格约定。调控粮食收购价格由想念公司牵头,与惠农公司和金融机构,根据粮食市场价格共同商议确定。惠农公司与想念公司签订地方粮食调控定向购销合同,明确收购小麦价格、质量、存储费用等。
2022年夏粮收购以来,农发行镇平县支行向惠农公司授信10亿元,发放地方调控粮油贷6笔共5.3亿元,支持企业收购小麦17万吨,平均入库单价每吨3000至3100元,比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粮每吨高700至800元,为基层粮食收购库点增加收储保管费用约400余万元,实现了政府、企业、农民、合作社、金融机构五方共赢。通过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整合粮食产业链上优质资源,将各环节优势串联起来,降低了风险,提高了粮食产业发展的集约化、组织化水平,实现了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齐增。
来源:中宏网河南
编辑:杨芳媛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